Search


上一篇文我刪掉了,因為被從不認識我的人導風向成我在炫富或是在虐童,刪文是因為會誤導其他人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上一篇文我刪掉了,因為被從不認識我的人導風向成我在炫富或是在虐童,刪文是因為會誤導其他人,會以為要填鴨式塞滿課程。

有在長期看我網頁的粉絲就知道,對於體驗/享受人生,我的小孩目前所經歷的人生已經是我盡全力可以給的多采多姿了

我從不是一個逃避的人,今天剛好趁這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教育理念。

你們看到的是,我在強迫小孩做不喜歡的事。

但你們卻不知道,小孩的每個家教就像是他們的朋友一樣,他們每天都很期待跟家教老師玩(也因為如此,他們學習的過程並沒有任何的強迫練習,而是放任發展)

我們現在的人生所做的任何一件事,都會趁不同的事件給小孩機會教育

舉例來說,去年下大雨我家店內淹大水,我會拿出游泳池當船在街上划,目的就是給他們苦中作樂的創意
我們會帶小孩環繞世界陪我們去拜訪代理商,讓他們了解什麼是做國際貿易
我們會讓小孩養大量的不同動物,為了培養他們的愛心和耐心(我相信沒有任何小孩的童年有像我們家的小孩養那麼多不同動物)

有人說這是用錢堆疊出來的,那你們絕對不知道我小時候(九歲之前)家裡很窮時,我那小學沒有畢業的媽媽每天都會帶我們去書局看免費的書,蹲在地版上看好多書,直到屁股痛到無法讀書才回家。所以我一直了解熱愛閱讀的重要,才會長大開了一間書店,就是為了提供大家一個更好的閱讀環境。

所以我的小孩已經從小就喜歡閱讀,無論中文或英文都很流利,這點我是驕傲的,因為這樣的語言能力是我長年累月以身作則,天天讀書給他們看,他們自然而然形成閱讀的習慣。

你們所看到的課程,幾乎都是到府的家教,都有家人陪伴,是在小孩最舒服自在的環境下學習的。我們的每個不同技能的老師都是我們細心觀察,確認他們搞笑輕鬆的個性,是可以讓小孩在玩耍中學習而不自覺。

我讓小孩從小就學不同運動,是因為我計劃讓他們長大一點去參加青少年比賽,不是為了成為職業選手,而是我想讓他們從比賽中嘗到失敗的痛苦,只有讓他們提早面臨挫折,他們才懂得未來面對的挑戰。

我讓小孩從小學音樂,也不是為了成為音樂家,而是讓他們了解,要累積大量的練習才能拉好一首曲子,他們才能因此欣賞他人的成功,而不是日後成為酸民。

你們看到的是我強迫小孩學音樂,但你們不知道的是音樂老師是我們小孩心目中的仙女,他們每天都很期待跟仙女老師上課,也很期待跟打鼓老師上課,因為世琦老師很愛講冷笑話給他們聽。

小孩去年第一次上夜店,就是為了看打鼓老師表演。

他們從很小的時候就能從音樂中分辨出各式各樣的樂器音,現在竟然還能聽到歌的旋律就能拉出歌曲,這其實並不是天份,而是靠老師從小有系統性的教學而習得的技能,這樣的技能只有小時候才學得會。

當很多人在反映這是金錢所堆疊的教育時,我想表達的是時間。

時間才是最寶貴的資產。小孩的時間成本低可以快速學習,反而大人就不一樣了,重點是神經細胞的可塑性已經低很多了。

我年紀走到了四十歲,我在反顧我的人生,發現現在的自己的時間成本太高,無法有任何空閒為自己學習新的技能或語言。

我只要有任何空閒,就一定是陪小孩,我相信沒有人可以做到比我還陪伴更多時間的爸爸了(除非你失業),帶他們去高爾夫球場,網球場,足球場,或是每天接送上下學,都是我們父子最快樂的談心時間。 其中還不包括每年累積至少一個月以上的旅遊玩耍。

當你們認為我的家是小孩的囚房時,卻不知道我讓小學受的是開放式的國外教育,我家小孩每天最受挑戰我的就是一直追根究底問我為什麼? 而我也很享受跟他互相思辯的過程。

如果你有好好爬文我過去十五年的文章,就會了解我總是努力學習讓自己更有邏輯思考,並且努力為自己爭取更好的福利,讓自己的企業從代工轉型升級為更好的品牌。而這也是我一直在教育自己的小孩。

這個課表,是我們家長跟小孩討論過後的結論,我們也仔細跟他們分析每一個課程的重要性(以及趣味性)。

我家並非威權教育,如我文中所說,他們時常挑戰我,他們年紀很小就在練習區分fact or opinion,如果不開心、沒有成就感,我並不會強迫他們

我一直認為,創意這種東西,是需要大量的知識累積才能擁有的東西,而我也希望自己的小孩能擁有創意和獨特性,才會要求他們從小培養閱讀的習慣。

我兒子說他長大也想當老闆,所以當我昨天跟他玩大富翁時,他說要買地又反悔時,我趁機對他機會教育,說做人一定要承擔,講話要守信用,這比任何技能還重要。

這是我在教我自己小孩的方法,我帶他去世界各地陪我跟代理商談生意時,有時對方遇到賠錢的時候,我們會幫助代理商挺過困難時期,這些我都會教育小孩為什麼我要這麼做。

我在教他們的是,永不輕易放棄。

我現在看這個台灣社會,發現一個問題,就是大家的眼光都太狹隘,當大家一窩瘋的批判時,是否有人敢站出來發表不一樣的意見?

教育其實沒有正確答案,父母可以做的就是在有限能力內,盡量給予小孩很多的嚐試,好讓他們未來有更多的選擇。

我想我做錯的事是,我以為我在分享有趣的育兒經驗(像是一個典型的虎爸、亞洲父母),但實際上會誤導讀者以為教育一定要這樣填滿課表,而不進一步解釋內容。我還蠻抱歉的,我輕忽了網路發言的責任。

其實我滿樂觀看待批評,很多人批評代表大家都反感傳統的填鴨教育,也很在意小孩子的權益,這代表整體環境的進步,不見得每個人都是為酸而酸

以下這些照片,是身為父母的我們陪伴小孩所過的童年,我們的小孩快不快樂,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,就讓你們從照片中來評斷吧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佐見啦生技公司董事長。 提提研執行長 Booking書店老闆 專欄作家/內觀者
View all posts